兰州晚报-曾经的散文美好记忆[散文]
兰州晚报,在曾经一个很长的时期里,是我最为关注和最喜欢的一张省会城市晚报,因为它与这个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民众生活联系十分密切,同时也是我发表散文的美好天地。
1987年2月初,春节刚过,任职省林业厅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管理局副局长一个多月的我,带领局和省林业厅公安处的俩位同志,前往陇南地区几个县检查督促打击乱捕滥猎野生动物问题。在武都、文县、成县、徽县等几个县工作后,我们来到了康县。康县,处在甘陕南部的交界处,是森林资源面积占比很大的林区县。我们在绿水青山中高悬在山崖间的崎岖山道上行驶数十公里后,到达康县阳坝镇,这是一个典型亚热带气候的森林小镇,尽管是隆冬季节,但这里的龙神沟和梅子园河畔却散发着浓郁的春天气息,我被这里茂密的森林植被、清澈的河水和众多鸟类所吸引所感慨。回到兰州后,我在家利用两个晚上时间,起草了名副其实的第一篇散文《阳坝-甘肃的“西双版纳”》,工正抄写后,寄往兰州晚报。不久,兰州晚报第5版在“西北揽胜”专栏首条位置发表了我的这篇散文,当看到晚报上我的这篇散文时,我的心情是非常激动的,对我写作散文是个莫大的鼓舞。
之后,尽管工作繁忙,在给甘肃日报、甘肃人民广播电台、甘肃电视等媒体,编写一些有关全省性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新闻稿件的同时,我又利用晚上时间,写作了有关甘肃、陕西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的几篇散文,发往兰州晚报后都得到发表。一天上午,我到位于张掖路中段的兰州晚报社,敲门推开晚报副刊编辑康燕的办公室门,只见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姑娘正在堆满报纸和文稿的办公桌上伏案工作,我自报姓名后,这位康燕编辑立刻起身,一面“啊.啊,马先生,知道了,应该说报纸上早见识了!”,一面召呼我坐下。我首先简要介绍了我的工作范围,对晚报数次发表我的散文文章,对康燕和晚报表示感谢。康燕微笑着说:“你的文章很好,我的版面都使用了,欢迎继续给晚报投稿。”说话间,我注意到康燕是个十分文靜、素养很高的知识女性。后来很熟悉后得知,她是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的高材生。
在我继续给兰州晚报投递稿件,晚报相继发表我的散文文章期间,我和康燕有了比较多的联系,我的散文文章什么时间发表,她都会预先告知我,以便我到报刊亭及时购买多份当天的晚报。不多久,每当晚报发表我的散文文章,康燕总会给我赠送十多或二十多份当天的晚报,因为报社处在我的单位和住家的中间位置,而且很近,常常我会在下班途中接到康燕送给我的报纸,这是我特别感谢的事情。
给兰州晚报的散文投稿前几年,每次的文章写作和修改后,我都会在方格稿纸上公公正正地抄写出来,再投送给晚报,报纸发表改动极少。往后几年,康燕得知我的工作十分繁忙,而且稿件都是晚上写作,她告诉我:“你的文章都写的很好,字迹十分清晰,以后不用那么工正的抄写了,直接把起草的稿件交给我,我能看的清楚,不影响编排。”于是每次的稿件,我不用再重新抄写,直接将起草的稿件交给她。后面,我的有些稿件,还都是康燕直接从我手中取走。
从1987年3月到1994年1月,在7年的时间里,我在兰州晚报发表散文文章43篇,用稿率达到百分之百,一半左右的散文文章,都处在版面的首条位置。1993年2月,由甘肃省林业厅和兰州晚报社举办的《“绿色希望”有奖征文》,我的《绿染临泽》散文,获得了二等奖。至今,我仍然保留了当年登载散文的每一期报纸。尽管时间过去了多年,但兰州晚报和副刊编辑康燕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美好的、不可忘怀的。多年后,获知康燕己经在美国定居,曾经听她说过想去美国,终于实现了愿望。